政策红利来袭!上海市中小企业如何把握《2025年加力扩围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实施方案》的机遇

(发布时间: Wed Feb 19 15:01:05 CST 2025   发布者:市工商联经济发展服务中心)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号召,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市财政局等部门,于2025年1月发布了《上海市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这一政策文件的出台,不仅为上海市的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指明了方向,更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文将从中小企业经营环境的角度出发,深入剖析《实施方案》中的相关政策优惠,探讨中小企业如何把握这一历史机遇,实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一、资金支持力度加大,为企业降本增效提供强劲动力。

《实施方案》在资金支持方面下足了功夫,通过一系列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等政策措施,显著加大了对中小企业设备更新的支持力度,有效降低了企业的更新成本。

(一)设备更新补贴政策细化,惠及范围更广。

《实施方案》在设备更新补贴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不仅继续支持工业、用能设备、能源电力等传统领域的设备更新,还将支持范围扩展至电子信息、安全生产、设施农业等新兴领域。这一举措对于在新兴领域深耕的中小企业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

具体而言,在补贴比例上,《实施方案》虽然未直接给出统一的补贴标准,但明确指出将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支持门槛降低至1000万元,并对采购符合支持范围的用能设备给予不同比例的补贴。这意味着,中小企业在参与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时,只要符合相关条件,就能享受到实实在在的补贴优惠。另外,对于某些特定领域或项目,补贴比例可能会更高,甚至达到设备更新投入的10%以上,最高可达200万元(或根据具体项目而定)。

除了直接的补贴政策外,《实施方案》还提出了贷款贴息政策。组织符合有关条件的经营主体申报国家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在中央财政贴息1.5个百分点的基础上,上海市还积极申请国家超长期特别国债额外贴息,与本市技术改造贷款贴息政策叠加同享。这意味着,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在申请设备更新贷款时,可以享受到更低的融资成本,进一步减轻企业的财务负担。

以某电子信息领域的中小企业为例,假设该企业计划进行设备更新,投入总额为500万元。根据《实施方案》,该企业可以申请技术改造设备更新补助,并获得一定比例的补贴。同时,如果该企业成功申报了国家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还可以享受到中央财政贴息和本市技术改造贷款贴息政策的叠加优惠。这样一来,企业的实际融资成本将大大降低,设备更新的步伐也将因此加快。

(二)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完善,缓解企业融资难题。

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题,《实施方案》虽然未直接提及信贷风险补偿机制的具体内容,但上海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并推出了一系列信贷风险补偿政策。这些政策通过对银行发放的试点贷款产生的不良贷款本金净损失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偿,降低了银行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放贷的风险,提高了银行放贷的积极性。特别是对于首贷户,上海市政府还额外增加了补偿比例,以鼓励银行更多地支持首次贷款的中小企业。这一政策不仅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还能促进银企合作,推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二、市场准入与参与门槛优化,拓宽企业发展空间。

《实施方案》通过扩大政策覆盖领域和倾斜政府采购与基建项目等方式,优化了中小企业的市场准入和参与门槛,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一)政策覆盖领域扩大,新兴领域获重点支持。

《实施方案》将政策覆盖领域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对新兴领域的支持力度显著加强。在电子信息领域,重点支持集成电路、智能终端、智能模组、新型显示、通信、精密检测等领域的设备更新改造。这些领域都是当前科技发展的前沿阵地,对于在这些领域具有技术优势和市场潜力的中小企业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

在安全生产领域,《实施方案》着力加大对老旧公共安全设施、消防基础设施、应急救援装备等的更新改造力度,加强安全生产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这不仅为安全生产领域的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多的业务机会,也推动了整个行业的智能化升级。

在设施农业领域,《实施方案》推进蔬菜生产设施水平提升,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设施改造建设。对于从事设施农业的中小企业而言,这将有助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除此以外,《实施方案》还鼓励全市工业园区以及钢铁、石化、汽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产业集群整体部署并规模化实施设备更新。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参与集群项目,共享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降低更新成本。同时,这也有助于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提升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二)政府采购与基建项目倾斜,提高中小企业市场份额。

《实施方案》明确向中小民营企业倾斜,提高政府采购和工程建设项目中预留份额。这一政策举措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意味着将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政府采购和工程建设项目中来,从而扩大市场份额和提升品牌影响力。

除了提高预留份额外,《实施方案》还降低了中小企业参与新型基础设施(如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的准入门槛。这对于具备相关技术和产品优势的中小企业而言,将是一个难得的市场拓展机会。通过参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小企业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还可以与大型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共赢发展。

三、数字化转型与绿色升级支持,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实施方案》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升级,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实现这一转型和升级,提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数字化改造全覆盖目标设定,推动智能制造发展。

《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7年,上海规上工业企业将实现数字化改造全覆盖的目标。这一目标的设定,意味着在未来的几年里,上海市将加大对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的支持力度,推动工业企业实现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这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通过参与设备更新项目,中小企业可以获得技术升级支持,提升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同时,随着数字化改造的深入推进,中小企业还可以借助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决策,进一步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二)绿色低碳转型激励政策出台,推动绿色发展。

《实施方案》在设备更新补贴方面向节能设备倾斜,采购1级能效设备补贴投资额的20%,2级能效设备补贴15%。这一政策将激励中小企业积极采购节能设备并进行更新改造,推动企业的绿色低碳转型。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上海市政府通过出台一系列激励政策,为中小企业提供了绿色发展的机遇和动力。中小企业可以抓住这一机遇,通过技术创新和绿色升级提升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例如,可以研发更加节能环保的生产工艺和产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和排放。而且,还可以积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等市场机制,通过市场化手段实现绿色发展的经济效益。

四、政策服务与实施效率提升,降低企业申请负担。

《实施方案》在政策服务和实施效率方面也做出了重要创新,通过推出“免申即享”与智能匹配平台、简化流程与资金预拨付等措施,提高了政策服务的效率和质量,降低了企业的申请负担。

(一)“免申即享”与智能匹配平台助力政策落地。

《实施方案》提出了“免申即享”的政策理念,即企业无需主动申请即可享受到相关政策优惠。为实现这一目标,上海市政府推出了政策智能匹配平台,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自动向企业推送适配政策。这意味着中小企业无需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和申请政策,就能享受到政策带来的实惠。

随着政策的不断优化和完善,“免申即享”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这将有助于更多的中小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同时,智能匹配平台的不断完善也将提高政策推送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确保中小企业能够及时了解到最新的政策动态和优惠信息。

(二)简化流程与资金预拨付提高实施效率。

《实施方案》在补贴申报流程方面也进行了优化和简化。上海市政府通过减少审批环节、简化申请材料等方式,降低了企业申请补贴的时间和成本。企业只需按照相关规定提交必要的材料即可完成申报工作,无需进行繁琐的审核和审批流程。

另外,《实施方案》还提出了资金预拨付的政策措施。在设备更新项目立项后,上海市政府将先行拨付一定比例的补助资金(如50%),以缓解企业的垫资压力。这一措施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资金周转率和使用效率,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而且,也能增强中小企业参与设备更新项目的积极性和信心。

五、市场拓展与国际化支持,拓宽企业发展视野。

《实施方案》不仅关注国内市场的拓展,还积极支持中小企业走向国际舞台,通过扩围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市场机会和完善“出海”服务体系等措施,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拓展和国际化支持。

(一)消费品以旧换新市场机会扩围,激发市场活力。

《实施方案》在家电和数码产品以旧换新方面做出了重要拓展。在家电产品方面,落实国家家电产品以旧换新政策,将微波炉、净水器、洗碗机、电饭煲等4类家电产品纳入补贴范围。个人消费者购买上述12类家电中2级能效或水效标准的产品可享受15%的补贴;1级能效或水效标准的产品可享受20%的补贴。在数码产品方面,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3类数码产品给予15%的补贴。

这些政策的出台将激发消费者的购买热情,促进家电和数码产品市场的繁荣发展。对于相关产业链的中小企业而言,这是一个难得的市场拓展机会。零部件供应商、服务商等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参与补贴活动扩大销售规模和市场份额。例如,家电产品的零部件供应商可以通过提供高质量的零部件产品参与到以旧换新活动中来,从而扩大自身的业务范围和市场份额。同时,中小企业还可以通过参与补贴活动提升自身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出海”服务体系完善,助力企业国际化发展。

《实施方案》不仅着眼于国内市场的深耕,更将目光投向了广阔的国际市场,为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为完善中小企业“出海”服务体系,上海市政府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助力中小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第一,将加强国际市场信息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海外市场动态、政策法规、贸易壁垒等方面的信息,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目标市场,制定科学的国际化战略。同时,将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组织中小企业参加国际展会、论坛等活动,促进企业与海外客户的面对面交流,拓展业务合作机会。

第二,将加大对中小企业海外拓展的金融支持力度。通过设立海外投资专项基金、提供出口信用保险等方式,降低中小企业海外拓展的风险和成本。此外,还将鼓励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跨境融资服务,满足企业海外发展的资金需求。

最后,将加强中小企业国际化人才培养。通过举办国际化培训项目、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等方式,提升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水平。这将有助于中小企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才队伍,为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综上所述,《2025年加力扩围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实施方案》的出台,为上海市的中小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资金支持、市场准入、数字化转型、政策服务到市场拓展与国际化支持,全方位、多角度地助力中小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企业应紧抓这一历史机遇,积极参与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项目,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同时,还应拓展国际视野,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实现企业的全球化发展。相信在政策的引领下,上海市的中小企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更加美好的明天。

 

政策依据:关于印发《上海市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https://fgw.sh.gov.cn/fgw_zyjyhhjbh/20250127/9dad9ab838c14b7988593d453bccedd4.html